菜单
公共景观设计中,植物选择是影响景观效果、生态功能及后期维护的核心环节,需综合考虑生态适应性、功能需求、美学价值、文化内涵及管理成本等多方面因素。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:
植物需服务于景观的实用功能,如空间划分、防护、生态修复等:
空间功能
分隔空间:用绿篱(如女贞、黄杨)划分步行道与活动区;用高大乔木(如悬铃木、栾树)界定场地边界。
引导视线:通过列植乔木(如香樟)形成景观轴线,或用造型植物(如球形灌木)引导视线焦点。
防护功能
降噪防尘:在道路旁种植枝叶茂密的乔灌组合(如杨树 + 紫叶李 + 连翘),利用植物枝叶阻隔声波和粉尘。
水土保持:在坡地、河岸种植固土能力强的植物(如狗牙根、紫花苜蓿、旱柳),防止水土流失。
安全防护:避免在儿童活动区种植带刺植物(如玫瑰、枸骨)或有毒植物(如夹竹桃、南天竹果实),防止意外伤害。
生态功能
生物多样性:选择蜜源植物(如紫薇、荆条)、浆果植物(如金银木、火棘),吸引鸟类、昆虫,构建小型生态系统。
碳中和:优先选用固碳能力强的树种(如杨树、栎树),提升景观的生态效益。